2019年11月30日,为纪念中华围产医学之母严仁英教授诞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联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围产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伴着初雪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知名母胎医学专家、围产期临床及基础研究专家等围绕围产领域和母胎医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从基础到临床、从宏观管理到具体疾病的诊治等多角度、全方位地给大家介绍围产领域及母胎医学的前沿进展。下面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本次盛会吧!


开幕式


薛晴副主任(右)和陆叶副主任(左)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薛晴副主任和陆叶副主任共同主持。


刘新民院长


杨慧霞主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学术讲座


乔杰院士:生育力衰减与人口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作了题为“生育力衰减与人口安全”精彩学术报告。乔杰院士指出,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和国建立至今人口政策不断变迁,其中2015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显示,育龄人口规模减小导致老龄化趋势加重,高龄妊娠相关问题凸显。乔杰院士通过探讨我国生育率衰减背后的原因,指出生育力衰减相关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讨论了逆转生育力衰减的众多环节。乔杰院士认为,应对挑战的时间窗极短,关键时间窗一旦错过,未来长期影响难以挽回。未来的发展需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共同推进临床和科研进步。疾病无国界,科研亦如是。


杨慧霞教授:国际DOHad领域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作了题为“国际DOHaD领域研究进展”精彩学术汇报。杨慧霞教授在汇报中解释了DOHaD理论,是指人类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经历不利因素(营养因素、激素暴露等),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永久性或程序性改变。该理论为慢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生命早期1000天的呵护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影响十分重要,在生命早期进行干预意义重大。例如,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升高,我们更应该关注宫内及婴幼儿阶段不良因素对其发病的影响。HAPO研究随访发现轻度高血糖仍对后代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产科医生而言,积极控制宫内高血糖环境十分重要。结合第十一届国际 DOHaD大会最新内容强调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可以预防GDM发病同时降低孕期高血糖对孕妇和后代的不良影响的恶性循环,强调环境污染物对孕妇、胎心及胎儿体内生殖细胞也存在影响。同时,阐述宫内胎儿受累可能与甲基化修饰等相关。另外,生命早期菌群建立对后代健康至关重要,而母体疾病状态、孕期体重增加及饮食等影响其肠道菌群,进而对新生儿、婴儿菌群建立构成一定影响。


罗国阳教授:美国VTE孕期产褥期规范化筛查与预防

美国华盛顿特区霍华德大学医学院罗国阳教授作了题为“美国VTE孕期产褥期规范化筛查与预防“的精彩学术汇报。罗国阳教授指出,妊娠期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约为1/1000-4/1000,其中80%来自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死率达到15%,是妊娠期高危疾病之一。妊娠期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使得孕期形成静脉血栓的风险增高至5-6倍。孕期对于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和筛查十分重要。在孕前积极识别出既往有VTE病史或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低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大型骨科手术、留置导管、制动,高风险影响因素包括:雌激素应用、既往孕期曾患静脉血栓,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在产前和产后都给予药物治疗。


José M Palacios-Jaraquemada教授:胎盘植入的诊断及管理

阿根廷Buenos Aires大学医院José M Palacios-Jaraquemada教授作了题为“胎盘植入的诊断及管理”的精彩学术汇报。对于胎盘植入而言,子宫切除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Palacios-Jaraquemada教授讲述了一例在切除子宫后仍持续阴道出血10天引起严重失血的案例,介绍了不同种类胎盘植入的具体盆腔解剖结构和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当胎盘侵入周围的脏器,尤其是膀胱后壁、宫旁时,子宫切除的难度非常大且会引起严重出血。Palacios-Jaraquemada教授指出,了解解剖结构对于防止胎盘植入疾病严重出血和其他合并症非常重要。采取相应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王红梅教授:胎盘滋养层细胞谱系发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红梅教授作了题为“胎盘滋养层细胞谱系发生”的精彩学术报告。王红梅教授首先阐述了研究人类胎盘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阐明人类胎盘中包含多种细胞类型,其中胎盘滋养层细胞在胚胎种植及胚胎发育、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胎盘滋养层细胞包括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那细胞滋养层细胞是如何融合成为合体滋养层细胞呢?王红梅教授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子痫前期中胎盘融合与正常妊娠胎盘存在差异。另外,当异常的融合细胞出现时,其细胞抵抗能力及分泌功能均降低。此外,王红梅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人滋养层干细胞的建立、子宫类器官和胎盘类器官、“人工”胚胎的体外构建、人造胎盘等新兴研究方向。


王雁玲教授:胎盘关键功能单元的构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雁玲教授作了题为“胎盘关键功能单元的构建”的精彩学术报告。在妊娠过程中,胎盘发育障碍与妊娠相关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胎盘有血流灌注、营养传输代谢和母胎免疫豁免三个重要的功能单元。其中,血管内滋养层细胞在母胎界面血流灌注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与其分泌TGF-β密切相关。而合体滋养层细胞在母胎营养传输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液相营养吸收的情况下,其巨胞饮作用尤为重要,并在FGR等病理状况下出现自我调节。


王海滨教授:胎盘植入-母胎对话中的胎源信号

厦门大学的王海滨教授作了题为“胎盘植入-母胎对话中的胎源信号”的精彩学术报告。王海滨教授首先从生命孕育过程阐述了胚胎植入的重要性,同时指明胚胎植入是母胎的第一次对话,并程序性决定后续妊娠事件。发育不同步胚胎移植影响植入窗口期。为探究其原因,王海滨教授对胚胎在植入过程中发出的信号进行了研究,即胚源性信号分子,包括HB-EGF、Wnt3a、TNFα-S100A9等。这些胚源性信号分子在胎盘植入的母胎对话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彩霞教授: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刘彩霞教授作了题为“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的精彩学术报告。目前,双胎妊娠绝对数和发生率显著上升,这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为获得高质量的妊娠,并发现发育畸形,双胎妊娠产前需要进行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复杂性双胎的筛查诊断。双胎发生率的增加、高龄的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增加、复杂性双胎-单绒双胎并发症和出生缺陷率的增加使得双胎妊娠产前筛查诊断尤为重要。筛查方法包括早、中、晚孕期的超声筛查和早、中孕期的血清学筛查。其中血清学筛查方法的选择及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刘兴会教授:大数据下的母婴安全-围产人的思考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下的母婴安全-围产人的思考”的精彩学术报告。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均值211/10万,2018年中国孕产妇死亡18.3/10万。历观1996-2015年MMR下降的宏观原因,主要为提高了住院分娩率、2852家县级医院-急救中心的建立、妇产科绿色急救通道的创建、社区健康服务-健康宣教的增强、产科技术力量的提升。另外,2015年中国死胎数> 12万,全球第四。2017年中国新生儿死亡率4.7/1000活产。据2017年统计,目前威胁我国母婴安全的原因及其所占比例为,产科出血占29%、羊水栓塞占1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0%等等。而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比例也有所变化:宫缩乏力35%、胎盘植入3.87%、子宫破裂4.52%、胎盘早剥8.23%、胎盘滞留23.23%、前置胎盘25.16%。这使我们围产人进一步思考可行方案及可解决措施,为孕产妇围产安全保驾护航。


漆洪波教授:早产的防治:up to date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漆洪波教授作了题为“早产的防治:up to date”的精彩学术报告。首先漆洪波教授阐述了各国对于早产的定义。统计发现,早产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为了减少自发性早产,进行了三级预防的干预措施、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关注晚期早产和早期足月产、关注早产的病因/风险因素(如妊娠间隔、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早产史、生殖道感染等母亲因素;胎儿因素;父亲因素;胎盘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关注早产的预测等。探讨了孕酮、宫颈环扎、子宫托对于早产的预防作用。另外还对宫缩抑制剂的应用、硫酸镁保护胎儿神经系统、促胎肺成熟、延迟结扎脐带等早产的相关处理进行了证据学充分的探讨。


Liona C. Poon:子痫前期的早孕期预测及预防

香港中文大学Liona C. Poon教授作了题为“子痫前期的早孕期预测及预防”的精彩学术汇报,Liona教授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筛查模型为例,提出对子痫前期的临床预测算法。FMF算法能够通过软件实现,将患者平均动脉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管形成因子等生物学指标输入后通过该算法能够计算出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值。Liona教授团队通过诊断学试验将FMF算法分别和2010年NICE指南、2013年ACOG指南中母体高危因素测评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FMF算法对早发性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提出对子痫前期最好的预测模型应是联合母体高危因素测评和FMF算法。此后,Liona教授分享了团队开展的FMF算法对高危患者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结果,提出FMF算法的应用能够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胡娅莉教授:抗病毒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指南及证据的比较

南京鼓楼医院胡娅莉教授作了题为“抗病毒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指南及证据的比较”的精彩学术汇报。胡娅莉教授在汇报中介绍了最新的抗病毒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指南的要点,强化了对母婴感染诊断标准以及正规免疫预防方案的认识,深入讲解了目前预防HBV母婴传播的主要策略及成果。胡娅莉教授提出,母亲高病毒水平、HBeAg阳性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母婴传播的时机主要在产时,不规范的免疫接种是导致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主要因素,强调了生后尽快联合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胡娅莉教授通过介绍多篇关于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策略的临床研究,指出对于孕晚期高病毒载量但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孕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几乎能完全阻断母婴传播,但在常规推荐前,仍需深入研究。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时机和母乳喂养等临床实际问题,胡娅莉也作了详尽的解释。


王谢桐教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相关问题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王谢桐教授作了题为“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相关问题”的精彩学术汇报。王谢桐教授在汇报中介绍了抗磷脂综合征(APS)的定义、诊断及分类标准,指出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栓形成和/或病理性妊娠。此外,还存在一类具有OAPS的典型临床表现,但aPL检测结果达不到APS的国际共识标准的患者,这类患者经过标准治疗能够改善妊娠结局,被归为非标准OAPS。由于目前缺乏对OAPS诊断的共识,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过度诊治的现象。因此,王谢桐教授对AP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妊娠前、妊娠期及产褥期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分享了对APS的特殊临床情况如难治性APS、非标准OAPS、单纯APL阳性,无血栓、AID或不良妊娠结局史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


陈倩教授:ISOUG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指南——胎儿大小评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倩教授作了题为“ISOUG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指南”的精彩学术汇报,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OUG)是全世界妇产科超声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学会。旨在在妇产科超声方面提供最新进展。在汇报中陈倩教授首先介绍了本篇指南的目的,即准确测量胎儿的生物学指标、评估妊娠不良的预后指标。然后从胎儿孕周的确定、胎儿大小的定义、超声测量的临床应用细节、胎儿生长参数量表的制定、发现异常结果的处理等方面结合自身经验对ISOUG指南的最新推荐进行了详尽的解释。最后,陈倩教授简单总结了规范超声报告中需要包含的内容,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了深入讲解。


陈敦金教授:医学论文评估质量

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陈敦金教授作了题为“医学论文评估质量”的精彩学术汇报。陈敦金教授首先结合目前高水平学术论文造假的时事,强调了对医学论文质量评估的重要性,然后从文章的背景、目的、研究环境及研究对象、研究变量、数据来源、偏倚、样本量、统计方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学术论文的内容要求。最后,陈敦金教授比较了中国及国际发表的文章在质量和数量的差距,指出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基础是积累高水平的数据。


时春艳教授:阴道微生态异常与早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时春艳教授作了题为“阴道微生态异常与早产”的精彩学术汇报,时春艳教授首先介绍了早产的常见病因,指出感染和宫颈机能不全是占比最高的可以防治的病因。本次汇报中,时春艳教授主要聚焦于感染与早产的关系,并分别从感染发生的时间、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异常、如何防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文献显示越早发生的早产,感染病因占比最高,且在早产前7周就可能存在。对于感染的预测可以引入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孕期女性阴道菌群的丰富度及密度都较非孕期下降,微生态失衡在孕期的发生率增加并不同程度增加早产的风险。对于早产的防治,需要对高危孕妇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早期的预防宣教,孕期对感染情况的筛查以及发现异常后针对性的处理,如抗生素使用及孕激素治疗。最后,时春艳教授对“Sluge”这一提示可能存在亚临床羊膜腔感染的超声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文献分享了目前临床上对此的治疗尝试。


孙伟杰教授:从新指南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管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孙伟杰教授作了题为“从新指南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管理”的精彩学术汇报,孙伟杰教授指出甲状腺疾病女性妊娠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甲减和甲亢两个方面,对此可以从产科管理的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阐述,包括孕前咨询、孕期识别和管理、围分娩期处理及产褥期管理。其中结合病例重点讨论了治疗甲亢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后代智商的影响两大问题,这两类情况均涉及一个高危时间段,需要临床医师结合患者孕周进行个体化处理。孙伟杰教授指出,目前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围分娩期及产褥期管理均无指南可循,产科医师能做的是筛查、识别异常并在孕期监测母儿合并症,具体临床管理需要依靠多学科合作。


孙瑜教授:FGR的胎盘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孙瑜教授作了题为“FGR的胎盘研究”的精彩学术汇报,孙瑜教授首先阐明了FGR与SGA定义的区别以及临床诊治的差异。FGR的病因包括母体、胎儿、脐带及胎盘因素。其中胎盘源性FGR的病生理机制包括母体血管异常灌注、胎儿血管异常灌注、胎盘大量纤维蛋白沉积、慢性绒毛炎几个方面。由于母体、胎儿血管异常灌注是主要原因,孙瑜教授对其发生机制、超声及组织学表现特征进行了深入讲解。孙瑜教授指出,当疑诊FGR时,超声应该重点评估胎盘大小、厚度、脐带位置、动脉切迹等。胎盘病理对于理解FGR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至此,“2019年中国围产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圆满落幕,在这精彩纷呈的会议期间里,我们共同感受到了本次会议的独特与不寻常,目睹了众多围产领域及母胎医学的专家讲者思想与学术多视角碰撞的精彩。本次盛会也全面体现了国内围产领域的最高水平,通过多样的交流与探讨形式,更激励着更多产科同道,在围产领域及母胎医学的道路上能开创新思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谨慎实施,科学规划,敢于亮剑。此次会议更为所有从事产科的同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促进国内围产领域及母胎医学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声明:本文由会务组供稿并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