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来了,有人索性躲在家里猫冬了。我们的孕妈妈同样也逃不过这一劫,随着秋冬季的到来,病房里的高血压孕妇就多了起来。


经常听到这些孕妈妈说:我血压以前都正常,怎么今天血压就高上去了?尿里还有了蛋白?也没啥感觉啊,这还需要住院吗?


很多孕妈有一个误区:认为没有感觉到任何不舒服,血压稍微高点没关系,生活中有很多人血压高一点也不会去治疗啊!其实不然,尤其对于孕妈妈来说,如果认识不到它的危害,等到真的出现头晕头痛了,疾病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产科大夫如此谨慎呢?今天我就为大家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No.1何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是一种妊娠并发症,像前面科普所写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点击文字可查看)一样,它的发生率约5%-12%,是妊娠期发生的高血压,可在产后消失。包括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不同阶段,甚至直接以子痫发病!也就是俗话说的“抽风”,还有一些本身患高血压的女性怀孕后血压进一步升高,并发子痫前期等。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发病者的病因和机制。



但有些高危因素我们需要提前知道,就可以对疾病做到提前预防了。


No.2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目前已知的高危因素有:
🔸孕妇年龄≥40岁;
🔸前次妊娠有高血压病史;
🔸抗磷脂抗体阳性;
🔸孕前高血压;
🔸慢性肾炎;
🔸糖尿病或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体重指数超标;
🔸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
🔸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怀孕,妊娠间隔时间≥10年;
🔸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


预防措施:


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般来说,孕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补充钙剂就能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常常见到有的孕妈妈刚发现怀孕,就把工作辞了,回家养胎,其实这是不可取的,适当的锻炼,合理的休息不仅有益于维持妊娠期的身体健康,多多接触社会也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建议孕前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并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kg/㎡以下,孕期除了上述预防措施以外,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本期就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和预防,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是潜在发病人群,一定做到及早预防哦,下期会给大家带来它的危害和治疗方法,敬请期待!


本文来源:妇产科医生范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