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开发了新生儿复苏项目(NRP)并推广至世界,我国亦紧跟国际步伐并结合国情推出了中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大大降低了中国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2016年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结合国际新指南和共识,对2011年的旧指南作了修订,本文将对新指南的更新点作简要阐述并附上图表供收藏。



01


1.jpg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 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参与下将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化 


4.在ABCD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


●快速评估(或有无活力评估)和初步复苏。

●正压通气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药物和 / 或扩容。


02


2.jpg

复苏准备

1.人员:每次分娩时至少有 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物品: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复苏基本程序


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个体征: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复苏步骤


1.快速评估生后立即快速评估4项指标:


●足月吗?

●羊水清吗?

●有哭声或呼吸吗?

●肌张力好吗?


如 4 项为均为“是”,应快速彻底擦干,和母亲皮肤接触,进行常规护理。如 4 项中有1项为“否,则需复苏,进行初步复苏。


2.初步复苏 


●保暖:产房温度设置为 25~28 ℃。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吸引 

●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2015 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不再推荐羊水胎粪污染时常规气管内吸引胎粪(无论有无活力)。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本指南做如下推荐

●擦干和刺激:快速彻底擦干头部、躯干和四肢,拿掉湿毛巾。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3.jpg


3.正压通气 


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充分的通气。


●指征:①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②心率< 100 次 /min。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压力:通气压力需要20~25cmH2O(1cmH2O=0.098kPa),少数病情严重的初生儿可用2~3次30~40cmH2O压力通气。


频率:40~60 次 /min。


用氧:推荐县及县以上医疗单位创造条件在产房添置空氧混合仪、空气压缩器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足月儿开始用空气进行复苏,早产儿开始给 21%~40%浓度的氧,用空氧混合仪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图2)。胸外按压时给氧浓度要提高到100%。

评估心率:可触摸新生儿的脐带搏动或用听诊器听诊新生儿心跳,计数6s,乘10即得出每分钟心率的快速估计值。


判断有效通气:有效的正压通气表现为胸廓起伏良好,心率迅速增快。


矫正通气步骤:矫正通气后如心率< 100 次 /min,可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气道。

评估及处理


●T- 组合复苏器(T-Piece 复苏器):本指南推荐县及县以上医疗单位尤其是三级医院使用,对早产儿的复苏更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4.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指征:

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无效或要延长时。

胸外按压时。

经气管注入药物时。

需气管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

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准备


●方法:关键在于暴露声门,并要强调小指的 3 个用处。

插入喉镜 

暴露声门

插管

操作时限及技巧:整个操作要求在 20 ~ 30s 内完成。


4.jpg


5.喉罩气道

 

喉罩气道是一个用于正压通气的气道装置。


●适应证:

新生儿复苏时如气囊 – 面罩通气无效,气管插管失败或不可行时。

小下颌或相对大的舌,如 Pierre-Robin 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

多用于出生体重≥ 2 000g的新生儿。


6.胸外按压


●指征:有效正压通气30s 后心率< 60 次 /min。在正压通气同时须进行胸外按压。


●要求:此时应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配合胸外按压, 以使通气更有效。胸外按压时给氧浓度增加至100%。


7.药物 

新生儿复苏时,很少需要用药。新生儿心动过缓通常是由于肺部通气不足或严重缺氧,纠正心动过缓的最重要步骤是充分的正压通气。

●肾上腺素


●扩容剂


●其他药物


●脐静脉插管:脐静脉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用于注射肾上腺素以及扩容剂。


03


5.jpg

如按复苏流程规范复苏,新生儿心率、氧饱和度和肌张力状况应有改善。如无良好的胸廓运动,未听及呼吸音,持续紫绀,可能有特殊情况发生。


新生儿持续紫绀或心动过缓,可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此类患儿很少在生后立即发病。所有无法成功复苏的原因几乎都是通气问题。


04

6.jpg


复苏后的新生儿可能有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应继续监护,包括:


●体温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


●早期发现并发症。


一旦完成复苏,为避免血糖异常,应定期监测血糖,低血糖者静脉给予葡萄糖。如合并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给予亚低温治疗。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