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鼓励生育、解决我国人口结构问题建言献策。

民盟中央提出的《关于社会家庭政策,应对人口发展问题的提案》,提出探索建立从怀孕到18岁或学历结教育结束的全面鼓励生育体系[1]。
 
自2016年我国开放全面二胎政策以来,仅2016年当年的出生率提高,2017年、2018年、2019年实现了出生人口三连降。
 
不少读者纷纷在留言区表示:不生孩子还不是因为穷?
 
各地政府要发钱了? [1]


然而,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生育鼓励政策。


▍北京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调整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

产前检查支付标准由原来的每人1400元提高到3000元;

住院分娩顺产支付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

剖宫产支付标准由4400元提高到5800元;

计划生育手术费用支付标准调整25项,如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项目支付标准由270元提高到770元。

 

▍河北

2020年3月2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产假期满,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批准,哺乳假可以休假至婴儿满一周岁,请假期间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

 

▍山西

2020年4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对计划生育政策内生育的婴幼儿家庭父母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婴幼儿保教费。

计划到2020年底,初步建立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规范体系,建成一批示范性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广东

2020年3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全面落实产假、配偶陪护假等政策,并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的育儿假、产休假,并鼓励用人单位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工作时长、实施远程办公等措施。

为脱产照顾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岗位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贵州

今年,贵州也提出生育鼓励政策,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任意调整其工作岗位、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宁夏

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提到,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至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的共同育儿假。[2]

在生育政策方面,国家好像总算是体恤“贫困”人群了。


之前我们曾经盘点过,一些发达国家是怎么放产假和陪产假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国是怎么给父母“发钱”的!


各国生育津贴政策[2]
 

▍俄罗斯

俄罗斯的产假长达3年,且女性休产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职位保留到产假休满。
2013年12月,俄罗斯杜马通过法案,生育3个孩子的女性可以享受4年半产假,并且获得一定补助。
 
▍澳大利亚

为鼓励生育,政府和单位用金钱和假期鼓励和帮助家庭。

每次产假最多可达18周,如果将18周拆分成36周,每周的薪水减半,但产假可延长至2年。如果延长产假,延长的假期内不享受薪水,但不会被单位解雇。
澳大利亚生产住院期间,几乎不需要花一分钱,甚至还包一日三餐。
另外,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由政府补贴一半。


▍美国

美国政府给每个家庭抵扣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子女越多的家庭抵扣越多;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可以得到补贴,还能享受政府“廉租房”,看病享受医疗救助。
 
▍瑞典

瑞典政府给新生儿父母的奖金可谓是高昂,父母休完60天法定产假后,每多休30天,可多领取3000克朗奖金(折合人民币2276元)。

如果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以领取135,000克朗奖金(折合人民币102,425元)。

也就是说,在家不工作也可以年入10万。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年年创新低,各个地区也开始推出政策鼓励生育。

现在虽然有生育津贴、生育保险,可以保障女性的产假、哺乳假期间的收入,但好像年轻人对生孩子还是抱有疑虑。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